查看原文
其他

金三银四,你也怕招错人吗?

郡主CoCo 姚俊倩CoCo
2024-09-16
昨天收到了好友的一条微信留言,比较突然。

留言穿过山河大海,从海南直击刚从武汉回来,在北京发呆神游的我。
 
他是我在海南调研时候结识的忘年交老友~平时不怎么和我微信聊,是比较内敛的一位离职法官律师,身兼律所副主任,主管业务办案。
 
时间大概是夜晚8点,这个点还没有下班,在海南这座比较闲适的海岛上,是杠杠的战斗力了。
 
他问的问题比较长,提醒了我这个时段,律所管理者普遍忙碌的事:
 
 
正值金三银四,除了抓市场,搞业务这些常规事项外,招人确实也够大家忙乎一阵子了。
 
这段关于招聘面试的长留言里,反应的底层担忧,一句话总结,就是:
 
怕招错人。
 
招错人的成本之高,不仅仅是工资那么点事,更是我们花费的培养精力与管理成本,还有那份深夜里时不时会感慨的师徒情谊。
 
钱累心更累。
 
在面试这个特定情境下,候选人都是“化好妆的演员”,都想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,那怎么“卸妆”,让大家坦诚相见呢?
 
 
我嘛,还真的可以和大家聊聊这个问题。
 
因为,我以半桶水都没有的功力做过人力😅我踩过的坑,有必要和大家共享下。

我把它视为我的义务,以谢那些年被我折腾过的候选人,以及“相信年轻人”信念下,公司对我跨界能力的培养。
 
闭坑招错人,可以从三个点着手:问个开放的问题、做个情境的模拟、留个开卷的笔试。
 
以下,enjoy~
 
1、问个开放的问题
 
具体来讲,就是不问“是或否”的封闭式问题,而是问一个“是什么”的开放性问题。
 
为什么会有这个闭坑点呢?
 
在一个超长待机的职业上折腾,最开始做面试,小白如我,会问候选人这个问题:
 
你能忍受加班吗?
你觉得自己能吃苦吗?
 
除了少数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、不差钱的候选人,为了得到这份工作,大部分候选人肯定会用无比坚定的眼神看着你,说:
 
我可以。
 
这个问题就是个“是或否”的封闭式问题,问了等于白问,因为你没办法去验证,而且更糟糕的是,你还在这个面试场合让人家假惺惺地表态。
 
后来,我学乖了,会这么问:
 
你坚持最久的运动是什么?你为什么会坚持呢?是怎么做到坚持的呢?
你为什么会想到我们这里来工作?我们的工作不轻松哟,加班和出差会比较多。
 
就如老友问到的这四个方面的问题:
 
 
 
你肯定不能这么问:
 
你的协作能力强吗?
你的沟通能力怎么样?
你的逻辑思维怎么样?
你是不是主动自觉的人呢?
 
你可以这么问:
 
可以和我分享下你完成的最有成就感的一个项目吗?你负责的最好,参与也行。重点聊聊,你是如何协调各方资源来完成项目的?其中发生的最有挑战的事是什么?你是如何解决的?
 
这个问题可以考察协作、沟通与自驱力。
 
可以分享下最近对你启发最大的一本书/听过的课程/聊过的天吗?用一句话概括下你受到的这个启发?你打算如何把这个启发运用到具体的工作和生活中呢?
 
这个问题可以考察逻辑思维、沟通能力、主动学习能力。
 
问了问题后,也不能任由候选人发挥。
 
如果候选人回答地非常抽象,咱们一定要追问细节,避免候选人讲一堆态度类的形容词,而不是具体的场景与动作,数字与结果。
 
比如:
 
“我们举办了一个校园原创歌唱比赛,现场效果特别好,反响特别给力。”

“效果有多好呢?咱们多少人参加比赛?多少人来看?学校一共多少人呢?上座率大概多少?这场比赛下来,有没有经典的校园歌曲比赛流传开来的?”
 
“在拉赞助的环节,特别难,但是我们努力沟通,解决了。”

“你们怎么努力沟通的呢?想了哪几个办法来多拉赞助?你具体做了哪些事情?”
 
形象一点来描述“问个开放的问题”到位了的感觉:
 
面试者和候选人一起通过对话,穿越时空,重述在过去情境中遇到的真实挑战与解决方案。
 

对了,简历上有讲的问题就不要再问了。比如,让候选人来做个自我介绍。

除非候选人非常有水平,知道怎么来扩充简历之外的自己,但是99%的候选人,会重复简历里白纸黑字写的内容。

我们是靠时间来赚钱的,这么浪费时间,咱们是不是应该要杜绝下?
 
2、做个情境的模拟
 
具体来讲,在集体面试中,如果你是律所,可以通过组织一场模拟法庭来考察候选人;如果你是一家公司,可以通过模拟创业大赛来考察候选人;在一对一面试中,你可以给候选人假设一个,他所应聘岗位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情景。
 
因为通过模拟情境,可以将候选人置于所应聘岗位之中,有了“屁股决定脑袋”的真实,我们作为面试官,就能揭开候选人带的“面具”,看到那份真实。
 
做模拟法庭,挑一个难度适中的案子,让候选人自行分工协作,打一场庭审辩论。具体怎么做,大家可以参考下Alpha-项目模板里共享的“模拟法庭”模板:

 
 
做模拟创业大赛,让候选人在你公司所处的行业做创业项目策划,路演拉投资。具体怎么做,大家可以参考Alpha-项目模板里共享的“未来合伙人招聘”模板:

 
一对一的情境参考,可以以候选人应聘岗位中可能会,而且大概率会遇到的真实问题为场景,模拟给候选人,问出他的价值观与方案力。
 
比如说(这是我自己面试时一个老外问我的):
 
你给客户发了一份文件,但是发过去后,发现自己有个地方写错了,合伙人没有发现,客户也没有发现,而且客户已经将这份文件上交给主管部门,暂时主管部门也没有任何的反馈说文件里有错误,你现在会怎么做?
 
这是对职场价值观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硬核考察。
 
当时,我很硬核地立马表态,一定要告诉合伙人,也一定要告诉客户,不能欺骗啥的。

现在回过头来,我觉得第一步应该是先冷静分析,这个错误是“无伤大雅”,还是“错得离谱”,或者是中间位置的“不痛不痒”。
 
对错误的分类定性,应该是第一个分析步骤,倒不是说态度不重要,而是表态可以暂且缓一缓。区分开情况,再来分级分类、表态解决。
 
我觉得这个问题是非常有水平的。
 
有必要在此Show my respect,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,这位英国老外所设计的几个面试问题,都太过经典,让我现在都时不时忍不住回味,他在揭开面具下的哪部分我,面具下的我又呈现了哪些真实的我。
 
最后,也形象一点来描述“做个情境的模拟”到位了的感觉:
 
候选人通过情境模拟,躬身入局,解决模拟情境中遇到的真实挑战问题;面试官通过情境模拟,带上VR眼镜,观察模拟情境中呈现的真实解决过程。
 
 
3、留个开卷的笔试
 
留个笔试来考察候选人,是行业惯例了。不过,这里和大家说的笔试,一定要做到两点,一点是开卷,一点是场景。
 
首先,为什么要开卷?
 
 
作为曾经的候选人,我深受各类中英文翻译,案例分析等闭卷笔试之害,也对此深痛恶觉。
 
闭卷考察的是记忆力,而记忆力这个东西,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真的是以卵击石的脆弱。
 
真实世界哪里是闭卷考试,是难度呈指数级增长的开卷考试。
 
我们自己办案子,没有说不准查法条吧?没有说不准请教同事吧?
我们自己做翻译,也没有说不准用专业的翻译软件吧?
 
在法律行业,或者90%的行业,我们应该都不需要一个记忆超群的候选人,而是更需要一个具有逻辑分析能力、写作表达功底好的候选人。
 
当然,你也可能反驳我,闭卷可以考察出一个人的“真实水平”。
 
但这个人可以通过智能的工具/请教身边人的人来答对这个问题,不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“真实水平”吗?
 
通过工具获得正确答案,展现了候选人对工具提升效率的正确实践,是个高效聪明的人;通过请教他人而获得正确答案,一来展现了候选人的正确判断力,二来也展现了候选人的人脉和沟通力。
 
这就是实打实的真实水平。
 
你要说,这不是作弊吗?
 
我们多加一个维度,从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对比来看这个作弊问题。
 
工作场景下遇到业务问题,是真实的,学校考试场景下遇到的试卷上的问题,是虚拟的。
 
试卷上遇到的问题,需要人无限地趋于【公平】去解决。为了实现对考生无限趋于公平的评价,规则设定好了,不能用某些工具/不能请教,就是不能做,做了就是作弊。
 
但真实世界里遇到的问题,需要人无限趋于【高效】去解决。
 
我们经常抨击教育的不务实,但是到考察候选人的时候,我们还是按照学校的考场规则来,真是矛盾呀。
 
我们想要考察出候选人应对真实世界问题的真实水平,那就按照真实世界的规则来。
 
对了,这个关于公平和效率的讨论,局限在考察候选人场景上哈,上升到国家民族大义,就是另外一说了。
 
唯一要防范的,就是有人“替考”,完全代笔。
 
所以,笔试过后的面试,可以设计几个问题,问问他笔试的过程,比如这些问题:
 
你觉得你回答对了吗?不确定的点有哪几个?
你请教了哪些人?为什么会相信这个人的判断,而不是另外一个人的判断?
你用了什么工具?怎么知道这个工具的,工具好用的几个点在哪里?
 
其次,为什么要场景呢?
 
上个开卷问题,探讨的是笔试的形式;这个场景问题,探讨的是笔试的内容。
 
笔试,如中英文合同翻译,案例分析,大家见怪不怪了吧?但我说的笔试,不是这种笔试,而是有真实世界场景感的笔试。
 
比如,我们做过的中英文合同大段大段的法条翻译笔试,就不完全满足真实世界的场景感。
 
因为在做中英文合同法条翻译中,最常卡隔在的地方不是98%的中英文文本互换,而是2%的具体几个词,几个语句的措辞理解与翻译。
 
与其抛出一大段翻译来考察候选人做翻译民工的潜质,不如挑出重点的几个词和句子,考察候选人做翻译大神的潜质。
 
所以,我们要“还原”,不要“转化”真实世界的场景。
 
再举一例,我们做过的案例分析,或者法律检索,在现有律所的笔试环节,都是经过“转化”的。
 
比如,针对初级律师的笔试考察,可能一般的题目会这么设计:
 
没有签订竞业限制协定的情况下公司主张竞业,法官会怎么判?请检索该问题作答。
 
但是,经过“还原”的题目,是长这样的:
 
今天,合伙人在外地出差,火急火燎地截图了他和客户的聊天记录发给你:
 
 
合伙人对你说:
 
 
合伙人明天中午12点才回办公室,你打算如何帮合伙人看看这个问题?
 
请详述你的“帮助过程”,包括帮助的方式选择及原因,帮助的时间选择与原因,帮助的具体内容与结论等。
 
这个真实世界的场景感就被“还原”了,可以综合考察候选人对争议焦点问题提取能力、检索能力、沟通能力、写作能力、方案出具能力、服务意识等等。
 
最后,再说说,形象一点来描述“留个开卷的笔试”到位了的感觉:
 
候选人提前坐到了应聘岗位的位置,给你真实地展现了他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能力;面试官提前享受到了有人帮忙的乐趣,确信自己找到了一个可以和自己一起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伙伴。
 
 
以上,over。

问个开放的问题,做个情境的模拟,留个开卷的笔试,期待总结的这三个闭坑点,能够帮助看到最后的你,金三银四,招到正确的人。
 
但丑话也要说在前面,别以为招到正确的人,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。
 
因为,西天取经,才刚刚开始,九九八十一难才历经第一难。
 
【招人】之外,还有【找人】。

用“招”这个词,说明还是在搭建队伍的执行层,俗称“小弟”,上升到管理层,或者决策层,可不是“招人”,那就是“找人”咯。

这可更加痛苦,因为“招”,会天然地给你一种甲方的优越感,作为面试者,【挑选】候选人;但“找”,那就是众里寻他千百度,没有蓦然回首,只有苦苦追求,是作为求偶者,【求】意中人的【关注】。

此外,除了招人、找人之外,还有育人、用人、留人、开人...等等一连串的问题,在前面等着呢。
 
哈哈~也不要被吓着了,这不就是我们取得真经的必经修炼嘛。
 
Take it easy and have fun。

know MORE about me

寻律2020-2021,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

在与众不同法学院的第1700天

看世界品江湖:法律与我的相互作用力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姚俊倩CoCo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